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小熊本杰明被气球带上天,最终安全回到自己家的有趣情节,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2、能对故事中情节的空白点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或肢体语言的方式大胆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本杰明
1、今天是小熊本杰明的什么日子?图片上你是怎么发现的?
2、除了蛋糕过生日还应该准备一些什么东西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幼儿想办法)
二.看看讲讲
播放PPT第二幅——第三幅
1、为准备生日宴会,小熊本杰明还做了哪些事?(幼儿泛讲)
2、过生日为什么要买气球呢?
师:小熊本杰明在小猫那买了一大束气球高兴地准备回家了,可是路上却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播放PPT
1)发生什么事了?
2)小熊本杰明怎么会飞到天上去的?
3)小熊本杰明怎么样了?他为什么很害怕呢?
4)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本杰明吗?
过渡:小熊本杰明会不会有危险呢?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阅读体验
1、小熊本杰明遇到了谁?
2、小熊本杰明为什么要送给月亮姐姐气球?
3、本杰明会对月亮姐姐说什么?(师幼表演)
师:当把一只气球送给月亮姐姐时,小熊的身体在空中稍微降落了一点点。
4、小熊本杰明看到两颗小星星在干什么?
5、小熊本杰明会怎么做呢?(幼儿表演)
6、看到白云狗,小熊本杰明又会怎么做?(幼儿表演)
过渡:就这样,小熊本杰明把自己的气球一个又一个地送给其它朋友,不仅让其它朋友获得了快乐,自己也获得了朋友的帮助,最终安全地回到了地面上。
四.情境迁移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发的情节
1、小熊为什么说把气球送给别人时自己也快乐了呢?
2、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了,自己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2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懂得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学唱歌曲《走路》并把山羊公公编入歌曲中。
(2)做过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2.物质准备: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个,背景图一副。小白兔头饰、山羊公公头饰、小鱼头饰。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完整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活动指导:通过谈话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及音韵美。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样子进入教室。(歌曲《走路》)
2.出示图片和棒偶,引导幼儿讨论和表述。
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独木桥?
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时要过独木桥,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注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
3.视听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操作棒偶,再次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么说的?它是怎么做的?
河水为什么哗哗笑?鲤鱼为什么蹦蹦跳?
5.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哪里好听?(让孩子评价)
6.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利用棒偶操作)
(2)集体朗诵。(指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并读准字音。)
(3)分组分角色朗读,一组扮演小白兔,另一组扮演山羊公公,边读儿歌边表演。(注意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7.分角色表演。(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8.讨论、理解儿歌主题。
提问:(1)小白兔为什么要让山羊公公先过桥?
(2)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爷爷奶奶应该怎么做?(联系经验)
小结:小白兔是个有礼貌、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它。我们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孩子。
附:儿歌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过来了,
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下把手招,
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
小鱼乐得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百科:小白兔俗称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为幼小的白色的兔子。因为比较可爱,常出现在儿歌和冷笑话当中。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感受故事中种子发芽出土的过程,欣赏作品的优美。
3.能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大胆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搜集一些种子放在自然角给幼儿观察。
2.课件准备:《各种各样的种子》实拍图4张;《一粒种子》故事图4张;《蚕豆种子解剖图》1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种子。
——我们一起来几张种子的图片。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一样吗?同一种植物种子的形状一样吗?
二、交流发现。
1.请幼儿交流发现种子的秘密。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种子?谁来和大家 ……此处隐藏9810个字……》,《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 l1
活动建议:
1.播放下雨的声音,引导幼儿猜想,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出示春雨的图片。)引导幼儿交流:你喜欢春雨吗?为什么?
2.请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存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力物复苏的季节,春雨可以帮助植物发芽,生长。
(1)播放课作,朗诵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
提问;诗歌里说到了谁?它们看到下小雨了,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这么说? 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雨可以帮助植物发华,生长。
(2)引导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 1 页,进一步休会种子犁树,麦,小朋都喜欢春雨的情感。
3.请幼儿完整朗诵诗歌,感受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表现不同角色对存雨的喜爱之情。
(1)提问:诗歌里先说了什么?种子,梨树、麦的、小朋友分别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现。丰富词:滴答,发芽
(2)通过分角色朗诵分组朗诵等不同形式,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现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及它们高兴的心情。
4.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句式仿编诗歌内容
提问:春雨还能帮助谁?它会说什么?启发幼儿用“××说‘下吧,下吧,我要××’的句式说一说。帮助幼儿整理、提升创编的内容,请幼儿集体朗诵创编的诗歌
附
春雨
滴答,滴答,下小而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4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 引导幼儿信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 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 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 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 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 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 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 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 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 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 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诗歌里讲了哪些
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背景图)
诗歌时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巾,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认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 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着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 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密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5一、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发展,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讲述。
2、尝试辩证地看待事物,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蜗牛的特点已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快递盒、自制3幅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快递盒,运用已有经验聊聊快递的事情,并猜测小蜗牛送快递时所担心的原因。
2、小结:快递正因为快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小蜗牛就在担心自己把快递变成了“慢递”,别人会不喜欢,甚至会生气。
(二)小蜗牛送快递
1、第一次送快递:小蜗牛帮小狗送快递。
猜测小猴和小狗去山上看桃花时发出“哦,天呐”惊叹声的原因。
打开第一幅图,说说小狗和小猴看到桃子后的心情及原由。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收到第一次好评后,心里有点开心,它对送快递也有点信心了。
2、第二次送快递:小蜗牛帮小熊送快递。
教师:小熊寄的快递怎么了?
打开第二幅图,说说苹果树苗变成苹果的原因。
寻找故事中能说明时间过得特别久的语句:一天、两天、三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看到熊妈妈的留言后,心里越发开心,对送快递更加有信心了。
3、第三次送快递:小蜗牛帮毛毛虫送快递。
讨论:外婆的小外孙去哪儿了?
打开第三幅图,说说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原因,梳理其生长过程。
小结:看来慢也有慢的好处,小蜗牛听到蝴蝶对自己的称赞后,心里非常开心,从此对送快递信心十足。
(三)延伸活动
梳理故事情节,再一次理解慢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准备送给朋友的快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