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课改工作总结110月19日,我参加了由商丘市睢阳区教育局举办的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区教研室的孙全珍主任和李志华主任主讲了“转观念教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一天听下来,我真是受益匪浅。
孙全珍主任从教育的本质开始讲起,我印象深刻的是“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是啊,仔细想想,教育所针对的是不同的孩子,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智力也存在差异,但他们也有独特的特点,特性,这不就像农业一样,不能强求,不能像工业一样,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研究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才是正确方法。“教学”并不只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要“教着学生自己去学”,要把“讲堂”变成“学堂”。孙主任还风趣地说:“从前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现在,教师是明星,学生是群众演员。”看似幽默,其实这正是对教育现状的写照。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只是在听,在记。老师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会,学好。但却让学生参与的太少,兴趣不高,效果也就不好了。另外,孙主任讲到一句话——“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再不赶紧捞就糊了”,使我心头一惊,真切地感受到“转观念”迫在眉睫。教师应及时的调整状态,不能再只做不辞劳苦的战斗员了,一直在喋喋不休,不愿放手,而是要大胆放手,去当指挥家,让学生来做优秀的战斗员,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实实在在的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上午倾听了孙主任精彩的讲座,使我深刻的意识到课改的重要性,“转观念”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下午就由李志华主任向我们传授“教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来教给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李主任以“271”高效课堂为例,娓娓道来。无论是在学习内容上的“271”,还是在学习时间上的“271”都使我感触颇深。回顾平时的课堂上,各方面都未能达到“271”。总是老师讲得比学生做的说的多很多,甚至,在总结时,也由老师一人代替了,基本没有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就像李主任所说,要教师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是啊,教师想着学生的不仅看知识传授多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和解放学生。让他们自主去学,去做,去体验。并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提问精神,创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改培训会的学习,无论是孙主任讲的“转观念”迫在眉睫,还是李主任讲的“271”课堂等方法,我都记在了心里。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我觉得课改真的要先从每一位教师开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更多的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课堂还给学生!只有教师的观念改了,教法变了,课堂活起来了,才是课改开始的第一步!
课改工作总结2为了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要求所有教育战线工作人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也如雨后的春笋般开始进行课改。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校本学期以四年级为课改的排头兵,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课改运动。通过一学期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各学科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而英语结合“四位一体”教学,与新课改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能学,会学,坚持学。这一切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今后各个阶段英语学习。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每个班都进行了分组,形成了合作小组,每次布置任务时,我都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分工。比如,在学习星期的单词时,我就进行了不同的分工:一组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于是我要求他们准备教具:日历,音乐课图片,单词卡片等:第二组,学习成绩好,就负责学习新单词,第三组,语言能力强就负责拟定谈论的话题等等,通过不同的任务分工,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使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可学习效率。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好强,喜欢赢的特点,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或比赛看哪一组的任务完成的最好,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结意精神。这样,每节课上课都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活动,学生热情特别高涨,每次任务都会认真积极的完成,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二、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关注情感、评价。
树立新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格上独立的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个人,不管是谁都是喜欢的就会特别关注,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特别关注他(她)所教的那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融洽,教师不批评、讽刺、讥讽不会的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上课时能够创设奖励激志,以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是一朵小红花鼓励学生;课后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评价学生也是如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依靠成绩评价学生的习惯。一个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外,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德、智、体、美、劳等,我们不能因为一方面的缺陷,而否决了所有的成绩。比如,我们班有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但是,他积极乐观,团结同学,对老师有礼貌,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所以,教师在注重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结合。
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以人为本“,遵循发展性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能够达到,又必须经历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状态。为此,我们应课前认真备课,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 ……此处隐藏26148个字……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课改工作总结15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把新课程改革的推向深入?我以高潮的热情,本着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我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 “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 “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语文知识擂台赛,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文档为doc格式